我院2026年高层次项目申报启动会
暨国家级课题申报经验分享顺利举办
2025年11月10日中午 12:30,我院在院系楼360成功举办“高层次项目申报启动会暨国家级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主题讲座。讲座邀请我院韩小花教授、孙玉姣副教授、于天阳老师担任主讲人,并特邀王惠文教授从专家评审视角进行指导。全院多位教师踊跃参加,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韩小花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围绕国家级课题申报的重点难点展开,三位主讲人结合丰富经验,从选题策略、研究设计到申请书写作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享。
韩小花教授首先强调项目指南的重要性,建议教师逐句研读、精准把握“顶天立地”的申报导向——既紧扣国家战略与理论前沿,又关注实践落地。她指出,选题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应追踪研究前沿、关注科技变革和国家政策动态。她提醒,申请书要形成有机整体,避免内容割裂;研究基础与团队介绍需突出与研究内容的支撑关系;规范排版与精细打磨同样是高质量申请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韩小花教授分享
孙玉姣副教授重点分享选题策略与申报书写作优化路径,提出“立足研究基础、对接国家需求”的选题方法,可从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等权威政策文件中提炼研究切入点,并结合行业数据论证选题必要性。她分享立项依据的“五段式”写法,包括国家需求、管理瓶颈、理论基础、研究难点与核心意义,并强调申请书需逻辑闭环、创新性紧扣文献综述、排版规范简洁,同时建议合理借助 AI 工具优化语言,但务必谨慎使用AI结果。

孙玉姣副教授分享
于天阳老师则以自身经历为例,提出“追热点、接地气”的选题思路,倡导教师关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从项目指南、典型立项项目及顶级期刊中挖掘选题方向。他以区块链防伪、AI 客服隐私保护等案例说明选题应与自身基础紧密契合。他强调写作需建立信心、避免遗漏必填项,特色与创新应清晰区分,多轮交流与反复修改是提升质量的关键。

于天阳老师分享
特邀专家王惠文教授从评审专家视角分享经验。她指出,申请书需避免硬伤、开篇即突出重大战略需求、科学问题、方法创新与应用价值,构建闭环逻辑。文献综述应避免罗列式写法,而要总结研究演进与不足,并涵盖最新中英文文献。她提醒智能化是当前研究热点,选题和内容需关注技术及政策趋势;申请书中的加粗内容需突出重点、避免杂乱,清晰分段有助于评审快速理解。
在讨论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实践导向研究如何提升理论价值”“如何增强选题创新性”“研究基础薄弱如何破局”等问题踊跃提问。四位专家逐一解答,为教师提供了有操作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现场讨论交流
本次讲座既是高层次项目申报的启动动员,也是一次系统、务实的能力提升培训。讲座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国家级课题的核心要点、评审逻辑与写作技巧,为减轻申报焦虑、明确努力方向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内容应用于申报实践中,积极备战各类高层次项目,为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陈虹妤
初审:孙玉姣
复审:韩小花
终审: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