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2期顺利举行 从复杂性看社会系统管理

发布日期:2025-04-11 浏览量:

202543日上午,“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2期在院系办公楼360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为我院师生带来主题为“从复杂性看社会系统管理”的讲座。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袁登华教授主持讲座。

杨晓光研究员分享

讲座伊始,杨晓光研究员以古希腊著名哲学悖论“忒修斯之船”开场,引导听众思考系统本质的核心问题——当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断更替,其整体功能与身份应如何界定?这一哲学思辨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度共鸣。随后,杨老师通过类比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系统的特征,并指出上层系统的运作始终受到下层系统的约束。他强调,上层系统的复杂性内嵌着下层系统的复杂性。下层系统的异质性越高,越容易促成上层系统的涌现与分化。他由此提出,社会系统是目前已知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

在随后的讲解中,杨老师着重分析了从复杂性角度审视社会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社会演化节奏加快、连接关系持续变化,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以博弈论中的经典策略“以牙还牙”为例,杨老师强调了建立高效反馈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快速反馈实现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有助于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维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此外,技术进步带来的演化也加速改变社会系统的稳定均衡状态。杨老师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千年仍稳定运行的案例,指出社会治理亟需从“静态优化”转向“动态适应”,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系统张力。

讲座现场

在总结部分,杨老师提炼出复杂性对社会系统的三大影响:第一,复杂性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总体而言利大于弊;第二,系统性复杂与冲突将长期存在,需依赖持续的动态适应机制应对;第三,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警惕虚假信息的扩散,尤其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虚假数据可能污染算法判断、加剧群体非理性,因此信息辨识能力至关重要。

在互动环节,杨老师积极回应了来自不同学科师生的提问。此次讲座不仅为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视角,也为社会系统管理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带来了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