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首期启幕,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本次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作为分享嘉宾,以“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及应用”为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大模型应用、产业创新及人才培养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分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谢伟光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辞,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袁登华担任主持,200余名师生线上参与。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谢伟光致辞
陈院士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趋势与挑战。陈院士指出,在新理论与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决策、无人自主等多重新特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她强调,以算力、算据、算法为核心生产要素,并依托算网构建的“四算一体”正推动计算技术演进、产业模式革新和管理优化,为组织变革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陈晓红院士分享
在讲座中,陈院士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从深度学习到生成式技术的演进脉络,并深入解析了大语言模型(LLM)的技术特性。她形象地指出:“如果说大模型是属于工程师的技术游戏,那么 AI Agent 则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尝试的乐高。”此外,陈院士结合当下热门的大模型 DeepSeek 和 ChatGPT,阐述了模型训练成本与算力优化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技术路线图详细解析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生成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融合趋势。
除理论前沿分享外,陈院士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成果。例如,湖南工商大学已率先举办“DeepSeek 赋能高校课堂创新”专题培训,以探索生成式 AI 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此外,作为湘江实验室主任,陈院士重点展示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产业化方面的实践进展。现场展示的 19 项科技创新产品涵盖智慧交通大模型、极光智能焊接机器人、病理诊断大模型等,涉及数字孪生、元宇宙、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医疗等多个领域,生动诠释了“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并重”的理念。陈院士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实验室成果走出论文,转化为可推广的产品。”
讲座最后,陈院士以“以洞见、远见和创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抢占科技制高点,赋能文化大繁荣,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作为总结寄语,为本次学术分享画上圆满句号。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前瞻,不仅加深了我院师生对 AI 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也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