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将接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120100)调剂考生,可接受调剂范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信息管理和大数据管理。
一、拟接受调剂的专业情况
202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招生拟接受调剂的专业情况
学院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专业类型 |
指标 |
学习方式 |
调入专业范围 |
商学院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 |
若干 |
全日制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2企业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管理 1201Z3 信息管理 1201Z5大数据管理 |
注:具体调剂复试人数以实际接收调剂复试人数为准,具体调剂招生计划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01专业信息
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12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本学位点已形成4个特色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数智平台运营与供应链管理、行为科学与数字营销、数字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学术型硕士学制为3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融合语言学、经济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学科优势,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建成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跨文化信息传播与智能决策”,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计算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数字化时代运营管理研究”。
02 调剂要求
l 符合教育部和学校的调剂政策要求。
l 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属接收调剂专业范围。
l 在报考专业和调剂专业,均达到国家A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l 报名材料通过商学院初审。
03 调剂复试细则
复试参考书目
994|运筹学:
《运筹学教程(第5版)》,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911|微观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
《微观经济学原理》,高鸿业 名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请参考最新版。
913|统计学(同等学力加试):
《统计学》(第七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04 特别说明
1.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报名,未通过“全国硕士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报名调剂的,调剂录取无效。
2.有关调剂政策和复试录取政策最后以教育部下达通知为准。我院具体调剂政策及程序如有调整须以最新公告为准。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名!
二、广外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学校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研究生教育搭建了“5+1+多”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5项国家留基委项目+1项广东省粤港澳联合培养计划+“多语种”人才培养项目),构筑了“五位一体”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14名毕业研究生正式入职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等重要国际组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商学院简介
01学院概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科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2001年5月,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4年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与 MBA 学院合并成为商学院。学院秉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立足“全球视野、中国商道”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国际高端商科人才”为使命,践行以“社会责任、尊重包容、正直诚信、知行合一、创业精神”为要素的SMILE价值观,持续打造“国际化”和“数字化”两大特色,正在向实现“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学院”的美好愿景快速迈进。目前,我院与经管学部共同建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工商管理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应用心理学硕士(MAP)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02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海外长江学者以及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各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45岁以下教师占56.3%。此外,本学位点聘请国内多位管理科学与工程知名学者作为云山讲座教授和学院学术院长,建立学术沟通与合作机制,联合指导研究生学术工作。
03 学科与科研
依托我校管理学、语言学、经济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学科优势,推动“国际化+数字化”交叉融合,开展实践型强的特色学科交叉课程。目前,本学科建有教育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欧亚校园”及“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两个研究生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基委资助,先后获AMBA、EPAS、CPAAU及HKICPA等国际认证。近五年,本学位点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一般项目37项,省部级各类项目106项。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2020年以来,先后承办第三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2021.12)、“新零售模式创新与运营管理”研讨会暨《系统管理学报》学术工作坊(2023.04)、“数字经济与管理”学术论坛(2023.12;2024.11)、“2024年国际商务学会亚太分会”(2024.12)等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知名专家与会,拓展了研究生学术视野,极大提高了本学位点的影响力。


04 毕业去向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继续深造率3%,呈现高质量个性化就业导向。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了《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10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全国第七。
l 毕业生主要在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外资公司、金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l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考入中国社科院、华南理工、暨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l 出国留学的学校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伦敦大学等。

四、国际化特色
本学位点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坚持“依托认证、以评促建,推动国际化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与持续改进”发展路径,顺利通过各类国际认证;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近50所国(境)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平均每年约15%的毕业生选择赴欧美名校深造;加强与港澳高校的联系,持续举办教育部内地与港澳大学师生交流计划研修班。每年成建制、有梯度的派出研究生进行境外访学或交换,并吸收20多人次的留学生来我学科学习。

五、本通知未尽事项以教育部、我校研究生院有关文件为准。
六、咨询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https://bs.gdufs.edu.cn/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https://gwyjs.gdufs.edu.cn/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020-39328071
学院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