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奥尔堡大学王道娟副教授应邀为我院作“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12期讲座

发布日期:2025-10-30 浏览量:

20251022日下午,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12期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丹麦奥尔堡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道娟应邀主讲,围绕(Good) Problem For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展开分享,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国际视野与学术深度的讲座。讲座由我院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孙玉姣主持

    讲座伊始,王道娟副教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表示希望通过具体案例与研究方法的分享,让大家“既知国际高校如何做,更懂为何如此做”,为科研与学习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她首先概述了丹麦的教育与创新环境,继而重点介绍奥尔堡大学的地理区位优势及发展历程。该校毗邻产业与科研集聚区,为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她还介绍了学校在推进AACSB国际认证方面的最新进展,阐释该认证对商学院全球声誉与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王道娟副教授分享

在核心环节中,王道娟重点讲解了奥尔堡大学独具特色的PBL双轨教育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与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导向学习)。她指出,问题导向学习从真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与自主探究解决复杂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与知识整合能力;项目导向学习则注重从立项到评估的全过程管理,强调学生在项目中的成长与职业能力提升。通过具体案例,她展示了学生如何在PBL模式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商业问题。

谈及“如何找到研究问题”时,王道娟结合科研经验指出,应从现实观察、文献分析与学术交流中发现问题,高质量的研究应具备“清晰性、科学性与可行性”。随后,她围绕“理论构建与应用”展开讲解,分析理论的关键要素,如概念定义、假设条件与逻辑关系,并以简要模型说明理论结构。她强调,理论创新需突破传统思维,从新视角审视问题;研究者应通过广泛文献梳理识别研究空白,客观看待现有理论的局限,为原创性研究奠基。同时,她介绍如何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合适的理论工具,以实现理论与数据的双向印证。在案例分析部分,王道娟以企业研究项目为例,展示从问题识别、理论构建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说明如何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证研究并实现理论创新,让师生直观理解学术研究的逻辑链条。

互动环节中,师生就教育模式、科研选题与国际合作等问题踊跃提问。王道娟耐心解答,鼓励大家“以问题为起点,以探索为动力”,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可借鉴的科研路径与国际化学习视角。


主讲人简介

王道娟博士是丹麦奥尔堡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和企业金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还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中丹中心,指导硕士和博士生。在2011年加入奥尔堡大学之前,她曾在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担任投资分析师数年。她的研究连接了国际商业和企业金融,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跨境并购、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创业金融和 ESG/可持续发展。她的作品发表在《商业道德杂志》、《国际商业评论》和《国际管理杂志》等领先期刊上。王博士曾多次获得EIBAAOM会议最佳论文奖,并在顶级期刊的编辑和审稿委员会任职。王道娟博士教授研究方法,指导硕士和博士生,并指导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课程。


图文:陈虹妤

初审:孙玉姣

复审:韩小花

终审: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