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周四下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主办、工商管理系承办的商学前沿讲座第63讲在南校区教学楼E103教室顺利展开。此次讲座同为学校开展本科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之一。商学院工管系邀请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杜金沛博士进行了一场题为“从农业农村发展的事实,认识中国崛起的现实”的精彩讲座。商学院党委李华书记致辞,工商管理系主任孟丁教授主持,董俊武教授、谢荣军副教授参与会议,约170位学生聆听讲座。
李华书记首先致欢迎辞,对杜金沛博士为学院开讲表示衷心地感谢与欢迎,关于讲座主题,李华书记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多年来中央农村工作政策的意义方面强调了此次讲座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程度,并寄语同学们从中国不断崛起的现实和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重视和珍惜此次难得的讲座机会,希望能通过此次杜博士对广东农村政策的研究及农业发展的解读给商学院的同学们之后的学习、科研、工作等方面有所启迪,同时也希望通过杜博士的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激励同学们坚定信仰、不断进取。
杜金沛博士的讲座分为四个主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具有的产业特点;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条件情况;中国农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支撑大国崛起;农业发展新革命、中国更有前途。
杜博士首先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他结合农业的特点,指出农业不论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重中之重。我们国家要实现整体富裕,国家强大,始终离不开农业;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好与不好,直接取决于农业。农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吃饱饭,吃好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因此,农业的地位是工业、制造业以及其他的商业所替代不了的。
其次,杜博士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他提到,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错误的观念 “中国适合发展农业”,而实际上中国的自然条件是不利于发展农业的。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良田率仅占农田的10%,而美国的良田率达85%,中国的土壤、水分、气候条件都不如美国,但是中国的农业发展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支撑着我们中国的崛起。中国自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全国粮食单产达到364公斤/亩,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产出世界了25%的粮食,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并且实现了由粮食援助接受国向粮食援助捐赠国的转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世人称叹的重大贡献。2011年以来粮食总产连续跨越11000亿斤和12000亿斤两个关口,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已稳步跨上 12000 亿斤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十一年增产,既增强了我们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同时,杜博士还从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角度分析了新中国的农业成就,他认为,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将来,农业可能成为朝阳产业。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超过60%,我国已经从卖简单农产品进入到了卖制成品的新阶段。同学们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双手鼓掌,从活生生的数据和现实中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紧接着,杜博士讲到农村扶贫事业加快发展,贫困人数的迅速下降,杜博士引经据典,用翔实可信的数据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说明了中国的反贫困已经成为世界的典范。
另外,新中国解放广大女性的措施,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讲座的最后,杜博士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强调农业发展的新革命时代正在降临,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引发的一系列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状况,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得农业产业特性的部分变化--从低资金投入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从低技术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从高劳动密集型向低劳动投入型过渡。一二三产业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正加速融合,边界逐步模糊,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无限,具有极大的创富价值。中国在新一轮的农业革命中占有先机。
活动尾声,孟丁老师对本场讲座做了简短的总结,并对在场的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鼓励同学们多接触各个方面的知识,他强调大学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知识教育和就业教育,更是人生自我学习、自我适应、自我提高、自我突破能力的培养,因此同学们应该抱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态度,更多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注重交叉学科和知识的学习,不断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为未来个人发展积蓄力量。最后在师生互动和问答环节时,杜博士深入浅出,为同学们解答了生活中关于农业现状及发展方面的多个困惑,活动在热烈和意犹未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得到了李华书记、朱文忠院长、罗海洋副书记、袁登华副院长、丁浩副院长等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也得到了学院许多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包括胡志海、廖晓君、刘富先、尚丹等老师为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现场布置安排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以及工管系各年级的各个班委也在通力配合协助做好宣传动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