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3期顺利举行 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发布日期:2025-04-15 浏览量:

2025411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3期在院系办公楼366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穆荣平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中国科技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历程、相关政策解读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曾楚宏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穆荣平研究员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切入点,指出创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的深刻转型,科技创新也由辅助地位逐步上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穆荣平研究员分享

穆荣平研究员强调,科技创新不仅体现为技术进步,更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路径。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政策话语的演变,反映出对科技创新认识的不断深化。他指出,当前科技发展必须与国家战略紧密契合,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关键领域,更需加快构建具有引领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讲座现场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穆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路径。从1985年启动科技体制改革、1999年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到2006年将“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战略,中国逐步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被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穆荣平研究员呼吁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他以当前备受关注的中美科技博弈为例,深刻阐释了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实现自主可控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他指出,未来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缩小区域间的创新能力差距。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发展,正是国家在构建多极创新格局方面的重要实践。

在讲座结语中,穆荣平研究员再次强调,要摒弃单边主义思维,通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他提出,应从“吸纳创新要素”向“服务全球创新者”转变,从“吸引人才”迈向“成就天下英才”的战略新阶段。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深入理解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新视角,也加深了对科技政策演进脉络与实践路径的理解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