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轩、袁媛、唐静:《企业家精神配置与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管理评论》,已录用,待刊发。 何轩、朱丽娜、马骏:《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一项以制度环境为视角的经验性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online。 何轩、马骏:《党建也是生产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机制与效果研究》,《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3期,1-24. 何轩、马骏:《被动还是主动的社会行动者:中国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经验性研究》,《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34-48. 何轩、马骏和李胜文:《报酬结构、税收制度与企业家精神配置》,《科研管理》,2017年第2期,44-51。 何轩、马骏、朱丽娜和李新春:《腐败对企业家活动配置的扭曲》,《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2期,106-122。 何轩、马骏:《执政党对于私营企业的统合策略及其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性研究》,《社会》,2016年第5期,175-196。 何轩、马骏、朱丽娜和李新春:《制度变迁速度如何影响家族企业主的企业家精神配置:基于动态制度基础观的经验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第3期,64-76。 张瑾华、何轩(通讯作者)和李新春:《银行融资依赖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6年第4期,98-108。 何轩、张信勇:《家族企业文化调节作用下的家族成员影响活动与企业绩效》,《管理评论》,2015年第3期,113-121。 何轩:《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和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2015年第2期,34-35。 何轩:《中庸思维与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4年第8辑,226-236。 何轩、朱丽娜:《员工后见之明认知偏差对组织绩效的双重效用机制——一项中国本土化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1期,93-98。 何轩、马骏:《家族涉入、分配公平与员工漠视性沉默行为:一项不局限于家族企业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14年第3期,66-80。被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何轩、宋丽红、朱沆和李新春:《家族为何意欲放手:制度环境感知、政治地位与中国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管理世界》,2014年第2期,90-101+110。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何轩、马骏和李胜文:《企业竞合关系中企业家精神配置的双重均衡——基于广药与加多宝“王老吉”之争的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14年第7期,959-971。 何轩、李新春:《中庸理性影响下的家族企业股权配置:中国本土化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第1期,1-9。 张瑾华、李新春和何轩(通讯作者):《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被迫国际化:以制度环境与创新能力影响下的共生性依赖为视角》,《财经研究》,2014年第1期,83-92。 何轩、陈文婷和李青:《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的创业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10期,13-21。 何轩:《中国传统商人精神的现代性转化:以企业家中庸理性与企业社会合法性的获得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4-19。 何轩:《论科层权力与家族权威在家族企业中的交织》,《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 何轩、陈文婷、檀宏斌:《家族企业准接班人的创业精神传承:以高校在读家族企业后代为样本的探索性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1年第9期,58-67。 何轩:《寻找理性经济行为的逻辑新起点:试论中国传统伦理下的中庸理性经济人》,《财经研究》,2011年第5期,58-67。 何轩、李新春:《突破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治理绩效评价的误区:家族雇员治理模式的调节作用》,《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6-31+42 。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He ,Xuan, 2011,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f modern contract and traditional ethic: Entrepreneur's Zhongyong rationality and family firm governance choice”,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5(3),pp436-451. 何轩:《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何选择向发达国家国际化:基于三大理论视角的前沿文献综述》,《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7期,15-18+72。 何轩:《家族企业战略创业与战略绩效:基于中小型家族企业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198-208。 何轩:《战略创业前沿研究进展及启示》,《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4期,42-47。 何轩:《儒家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检验:关于中庸理性与儒商精神的探索性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1-17。 何轩:《为何员工知而不言:员工沉默行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3期,45-52。 何轩:《互动公平真的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128-134。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127-140+188。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何轩、陈文婷、李新春:《赋予股权还是泛家族化——家族企业经理人治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109-119。 何轩、朱沆:《利他主义、亲情寻租与家族企业治理》,《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28-33。 何轩、陈文婷:《家族企业家族雇员不公平问题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7期,45-51。 何轩、朱沆:《基于资源观视角的家族涉入与家族企业竞争优势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1期,38-44。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